肥牛的个人主页博客,搏浪号 - imsail.com
阿里云盘终于正式发布了!之前做了阿里云盘的内测,正式版本来了当然要迫不及待的体验PK一把。PK的对象,当然是当前广受吐槽的巨头“百度网盘”。测试体验环境是我的苹果机,iOS14.4版本。两款软件均为应用商店下载的最新版本。页面设计方面:阿里页面简洁美观,底部仅有“文件”“相册”“搜索”三个tab,而百度因为功能多,底部设置了“首页”“文件”“共享”“发现”“我的”五个tab。左:百度网盘;右:阿里云盘空间大小方面:百度网盘初始注册305G,通过打开各种功能可提升至700G+。阿里云盘对参与内测、公测的用户给出的起步容量也不同,低至100G,最高3T。此外,阿里云盘还有一个“福利码”的功能,输入福利码后可以增加200-500G空间,每24小时限输3次。由于福利码是动态更新的,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回复“阿里云盘”获得。既然百度网盘的下载速度被吐槽那么久,号称“永不限速”的阿里云盘,它的下载速度究竟如何呢?我下载了一小段视频进行了测试。平均速度在10MB/s-20MB/s之间,每秒峰值可以达到20M+,这个速度确实是有些漂亮,足以秒杀百度网盘。以后阿里云盘也会推出会员制,是否会对下载速度进行限
今天在读《好好说话2》,其中有一篇《深度沟通的诀窍:不要预设对方的意图》让我想起了今年过年回家的一件事。过年那几天,每天都窝在家里,吃完饭就抱起平板看节目。老妈看不下去,让我出去锻炼一会,我没听,就继续趴在床上。一个下午,老妈反复喊了我三次,当她第四次进屋的时候,刚叫了我一声,我没忍住,冲她大喊:“我出去还不行吗”,然后摔门而出。因为这一时的冲动,那天把一家人搞得都很不愉快。当然后来也跟老妈聊了好久。虽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,但老妈的一句话总在我脑海里盘旋,事后她跟我说:“其实后来我去找你,是想说另外的事情的”。读完这篇文章我才发现,我的错误之处在于“预设了对方的意图”——在真正的沟通还没产生的时候,大脑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理解这一切,想要为这段对话定调了。其实这种行为,就像是提前戴上了“有色眼镜”,给对方打上了预设的标签。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交流,对方说什么肯定完全听不进去,势必影响双方的沟通深度。而自己往往也会因为不耐烦,让这场对话不欢而散。所以,沟通时,请务必保持耐心,感受对方的感受,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,才能做到更深入的交流。
最近,有在参加一个打卡活动:TT语音打卡30天,必得100元。最开始的几天,TT给出的打卡任务都特别简单,包括签到、进直播间、关注好友。当你似乎觉得这30天的打卡似乎胜券在握的时候,升级版任务出现了——拉新!第16天邀请3人、第21天邀请3人、第23天邀请5人.....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,而企业也不会毫无目的的让你点一点就能轻松拿到这100元,但无论从贴吧还是论坛看到的反馈,参加这个30天打卡活动的网友,都有一种“被套路”的感觉。仔细阅读活动规则,你会发现通篇并未明确打卡任务的具体内容,只有一句“打卡需完成对应的任务”,而用户只有在打卡当天才能获知任务的具体规则。这种突如其来的、而且是层层加码的“困难级别”任务,则成功的劝退了一批又一批的“忠实”用户。从公司的角度上分析,公司花了100块钱,拉来了20个新人,但几乎都是马上卸载了app。这种“任务式”的拉新,除了会使短期内的数据好看一点,从长远看,反而不利于用户的黏性和留存,更会损坏公司的口碑和形象。打卡返现0元购活动在近段时间已经越来越热门,包括移动咪咕的kindle、京东掌阅、京鱼座音箱、天猫精灵...乃至一些线上课程的
在下班的地铁上,读完了九边《向上生长》的最后一章。这一章,讲述的是资本的力量。看完通篇有个感觉,世界真的是在逐渐向两极分化,越是有钱的大佬越有资本去“博弈”,悠闲地在市场里玩着“钱生钱”的游戏;而越没钱的普通人,只为能让自己“吃上一口饭”去拼命奔波,即使有富起来的想法,却因为两手空空,只能干巴巴的看着大佬玩游戏,自己只有干瞪眼的份。既然,穷苦人没有“资本”去玩经济游戏,那又该如何翻身呢?九边在这本书的第二章里早已告诉我们答案:“一个人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,才能改变困境。因为生产的是大哥,消费的是贫者”。刚才又重新看了一眼我写的《向上生长之财富的本质》这篇博文,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:(1)跳出自己的圈层,拓宽资源边界;(2)多做选择,掌控自我。其实,刚去工作时,因为自己的经济压力不算大,我对那些拼命追求财富的人们有一丢丢的“瞧不起”,发誓自己肯定不会成为“爱财如命”的人。但从辞职转行以来,才开始感觉到经济的压力,开始发现对资产的渴望有多强烈,自己也慢慢的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。用了九天的时间读完了《向上生长》这本书,打动我的有很多很多,也让我做出了很多改变。幸好,当时偶尔看到了这本书的推
越来越发现阅读的乐趣,因为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。就像今天,我从九边的文章里认识了“丧尸文化”。一眼看去,以为是说僵尸的词。通篇读下来才发现,一个小小的“丧尸文化”里,也蕴含着诸多内涵。九边认为,丧尸文化是基于社会环境和人们心态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。随着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,各阶层人们趋于稳定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们往往会满足现状而“不思进取”,严重的甚至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问题。“丧尸文化”就这样产生了。说到底,丧尸文化的一个原因就是“懒”,就像《向上生长》这本书最开始提到的“熵增”一样,一天天享受着舒服的生活,或沉迷游戏、娱乐,或自暴自弃。和秉持丧尸文化相反的人们,则是一群充满焦虑心态的人群。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忧心忡忡,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出改变。虽然持有这种“积极进取”态度的人们可能会过于极端,但在日常生活中,确实是需要一定的“焦虑心态”,才能激发人们做出改变。其实,我们不光要认识到当前的社会现状,清楚的知道我们自身是否存在“丧尸文化”;更重要的是,给自己保留适度的“焦虑”,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,然后一步一步的努力去实现它!最后用九边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:再过一些年,大家就会发现现在真
今天是决心改变自己的第六天。虽然下班有些晚,但一如往常,还是坚持了下来。因为心里有些杂念,回家路上原本没有心思再去看书。走出地铁吹来一阵凉风,居然把整个人吹的精神了起来,顺势继续看文章,完成了今天的阅读任务。刚好今天看的是九边关于“坚持”的一篇文章,做以下几点反思:第一:给自己的任务不能一下子定的太高。太难完成会产生懈怠甚至抵触情绪,中断两三次之后,就再也难以继续坚持。第二:制定任务并非远离舒适区,而是寻找新的“舒适区”,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到极致。这样既有利于任务的完成,也会产生“复利”的效果。第三:完成任务不在乎数量,而在于坚持,日积月累才能达到“量变引起质变”(复利)的效果。文至结尾,其实感觉写文章也不能啰啰嗦嗦写的太长,现在人们都是过着快节奏的生活,哪有那么长时间看你啰嗦。所以,意思到了就好,切勿长篇大论!以上。
小时候,自己总是被父母“捧”的太高,冠之以“聪明”、“成绩好”、“拔尖”等各种溢美之词大加赞赏。所以,一直以来,自己也是自信满满。但真正做起事来,有时却发现结果不尽人意,并不及想象中那么优秀。若不是读了《向上生长》的第三章,我可能还沉迷在自己的“蜜汁自信”中。抛开这些假象吧!其实,我们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特别、那么优秀,我们,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。图片转自:陆地上的一条鱼小时候,如果习惯了被灌输“聪明的脑袋”,孩子并不会因此变得自信起来。相反,孩子会因为这些赞扬,或者放弃对基础知识的学习,或者变得自满而不再脚踏实地。而那些自以为“普通”的孩子,却可以踏踏实实,把基础打的牢牢,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成功。工作之后更是如此。过于自满的人,会对那些最基础的内容嗤之以鼻,总想一步登天,无法认清自己的真正实力,直接向最高点发起挑战,而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。踏实的人,凭借着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,反而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《向上生长》中有个例子举得特别贴切:人生的路,只有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之后,才能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。就像游戏中扮演的角色,只有完成主线任务,才能如约进入下一个level。图:游戏《塞尔达
《向上生长》第三章第一节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,那就是“内卷化”。刚好,“内卷”这个词也是近期非常热门的存在,《嚼文嚼字》编辑部评选出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就有它的身影。所以,特意抽出时间,从网上认真的搜索了一下它的前世今生。最早出现的,是“内卷化”这个词,这是在19世纪60年代,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(Clifford Geertz)在《Agricultural Involution: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》(农业内卷化——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)这本书中提到的。根据吉尔茨的定义,“内卷化”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,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。之后,在19世纪80年代末,印度的历史学家、汉学家杜赞奇(Prasenjit Duara)撰写了《Culture, Power, and the State: Rural North China 1900-1942》(文化、权力与国家——1900-1942年的华北农村),提出了“政权内卷化”这个概念。汉译本随后,才
肥牛
半路出家的产品圈怪蜀黍